半濕潤半干旱區應慎用廄肥,建議使用發酵腐熟完全的有機肥
圖1 牛糞廄肥
廄肥:指豬、牛、馬、羊、雞、鴨等畜禽的糞尿與秸稈墊料堆漚制成的肥料.
有機肥:專指以各種動物廢棄物(包括動物糞便;動物加工廢棄物)和植物殘體(餅肥類;作物秸稈;落葉;枯枝;草炭等),采用物理、化學、生物或三者兼有的處理技術,經過一定的加工工藝(包括但不限于堆制;高溫;厭氧等),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質(病原菌、病蟲卵害、雜草種籽等)達到無害化標準而形成的,符合國家相關標準(NY 525-2012)及法規的一類肥料。
廄肥與有機肥的關鍵區別在于有沒有經過高溫發酵,陳化腐熟。
日前,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彭新華研究員課題組刊發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不同地區長期施用畜禽糞便會對土壤結構產生不同影響。特別是在中國北方半濕潤、半干旱地區,長期施用廄肥會對土壤團聚體水穩定性帶來不利影響,或將使土壤滲水、透氣能力減弱,應慎用。
土壤團聚體是土壤結構的基本單位,是直徑小于10毫米的土壤顆粒,具有良好的團聚體結構有利于土壤適耕性的改良以及肥力的提高。水穩性團聚體是穩定性團聚體的一種,能抵抗水力分散,有利于保墑抗旱。非水穩性團聚體容易被水分散,導致土壤板結,不利于滲水與透氣。
據課題組研究,安徽蒙城砂姜黑土長期施肥定位試驗顯示,經過34年施用豬糞、牛糞,雖然砂姜黑土生物膠結物質的含量(土壤有機碳、球囊霉素、微生物生物量碳)顯著提高,但土壤大團聚體的比例并沒有提高,甚至團聚體水穩定性有下降趨勢。這一現象的產生與土壤中分散性離子(鉀離子和鈉離子)的積累有關。
針對這一現象,課題組進一步基于全國9個長期定位施肥試驗(祁陽紅壤、進賢紅壤旱地、進賢水稻土、公主嶺黑土、沈陽棕壤、蒙城砂姜黑土、欒城潮土、楊凌婁土、長武黑壚土)作了驗證。研究結果顯示,在全國南方濕潤區長期施用廄肥對土壤團聚體形成具有積極的影響。但是在全國北方半濕潤、半干旱地區長期施用廄肥對團聚體水穩定性帶來不利的影響。這主要與鈉離子的積累有關,并且土壤中鈉離子含量與降雨量呈顯著負相關。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北方半濕潤、半干旱地區長期大量地施用廄肥可通過鈉離子的積累對土壤結構造成不利的影響。